回想最後博士班快要畢業的日子,我真的每天每天心裡都在問自己這句話…
我相信許多快要畢業的學生應該心裡常常都會咕噥以下幾句話,特別是從老師辦公室出來時!
「吼~又要新增一個 control! 還要多其它組實驗!」
「他說我這段寫的語意不清,要我再重寫!」
「他說我這個字太秀氣 (蛤?!) 所以圖要重新做!」
「哀…老師可不可以不要再找我麻煩啦!」
舉凡很多很多這樣的句型~咕噥這些都很正常!也沒有不對~我以前很斗膽的會跟我的指導老師說我覺得他很囉唆!但我也會跟他說如果聽到我罵他不要太生氣,因為這只是一種抒發!不是真的討厭他(吧)!而且我相信他以前一定也對他自己的老師這樣嘀咕過。😜😜😜
我可以理解老師是為我好,也是為這份研究成果的內容好,但我內心始終不懂自己…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常常感到難受??
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,那是因為我過度膨脹自己!
我以為我已經夠好了,所以被指正的時候會覺得不舒服!
我以為我已經很仔細了,但仍然會被發現錯誤所以心有不甘!
我以為我已經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了,但被”質詢”卻給不出好解釋時覺得自己很廢!
其實說穿了,當下的心情不好只是不能接受自己仍然不夠好的事實,因為當你靜下來思考這些改變是否真有其意義時…
如果老師是對的,那你何必心情不好?
因為你不就因為這樣所以多學到一個可以變更好的技巧?
那不就表示你學起來,你就比還不懂的人強一點了嘛!
(不是說愛跟別人比較,但是自私的人類本來就愛顯擺,只是提供一個思維模式讓大家想想會心裡比較爽~)
但多數人通常比較會蹦出的聲音是:
如果老師是錯的呢?
老實說,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老師怪怪的,我認真建議去找周圍的學長姐或朋友先討論一番!
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因”自大症”而錯怪老師。
但如果真的經過非常理性的思索,你還是覺得很不合理,那就搬出你的論證去說服老師!
不過這是指在科學研究方面,如果是審美觀或文章鋪陳方式…
我很老實地說,除非你文章流暢度真的可以寫得比老師好,不然你還是要乖乖聽老師的話~
畢竟真的專業科學文章在各個領域會有自己習慣的鋪陳和論述方法,有時候這需要經驗累積才能磨成!
當文章寫得多也比較流暢後,就會有自己的語感並產生出屬於自己的語法~
如果到最後的最後,幾經評估還是覺得老師的要求很奇怪….
施主,事實是–他是Boss,你要的是那張文憑或薪水,就順著給了吧~
不是態度消極,是明知不具意義還硬要爭辯,莫非自己傻子時間多嗎?
人生還好多事情等著去學習,何必卡在這情緒裡太久?
現在是能咪咪斜眼、捏捏指尖,蹺腳還斜斜坐著一副侃侃而談的說這些,但當年自己何嘗不是年輕不懂事而常常青筋暴露!
當你真的到過世界頂尖的實驗室走一圈之後,你會發現以前老師跟你說的那些要求算什麼?!!!!
追求卓越真的一點都不簡單呀!就算走到那邊仍然會發現自己有很多做事態度要修正的呀~~

曾經,自己也是不怎麼懂這些道理的人,但這其實是一生都要不斷學習的功課。
每個人的想法和解讀都會有所不同,我只是提供一些自己曾有的思考過程和大家分享。
人生總會遇到上司或他人給自己很多批評和指教,如果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,我認為學會這個與自己對話的思辯過程很重要!
某種程度來說,我會認為這是通往”自我實現”很重要的一項心理智商。倘若理解得越早,我相信對於邁向”理想中的自己”也會更迅速!共勉之~
—@Taiwan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如果喜歡看我的文章,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!
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,請我喝杯咖啡 🙂
回饋由是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,您只要註冊/登入帳號(fb、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,流程超快)。按五次 Like 鍵,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!
互相支持,正向交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