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師:Madison Inouye,連結:Pexels
最近我有點矛盾。在教育體制裡,我們總被教導說要積極努力,時間寶貴不要浪費,努力高績效做事!因為時間就是金錢,不要蹉跎光陰!可是去了一趟歐洲,卻又發現歐洲人普遍那種easy peasy 的生活style好像也沒有活得比較不快樂?!
台灣的教育體系某種程度頗像美國(四不像)的,加上日治時期關於「守時」的要求,那種準時上下工代表紀律,在短時間內多工處裡很多事情代表能幹,甚或在下班抓緊時間進修讓自己變厲害才叫上進…等”精準掌握時間”才是對人生有幫助的觀念,真的植入我小腦袋裡蠻深的。
可是最近好多探討高效工作/學習相關的書籍開始提倡要「只專心處裡一件事」「會工作也要會放鬆」「工作是為了生活,還是生活是為了工作」…等等”慢步調生活”的觀念,還有相關身心靈平衡的資訊不斷釋出,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一堆訊息淹沒了!
上述的各種觀念我認為沒有誰對誰錯,只是端看用在什麼時間。我充滿動力和幹勁的時候,”精準掌握時間”的相關概念就會植入我腦袋,也能幫助我快速成長!但在我覺得身心不平衡時,”慢步調生活”確實能作為調劑我人生的重要觀念。寫這篇沒有要特別論斷什麼,就是腦袋訊息有點雜,寫出來記錄整理一下。
前一陣子看大家瘋傳Netflix的「艾蜜莉在巴黎」很好看,平時沒有追劇習慣的我本來也沒有太多注意。但看了一下大綱後,對於一個美國妞到歐洲工作的狀況(特別是關於文化差異的探討)反而勾起了我的興趣!不禁讓我想起,我的親身經歷呼應該劇的某些內容 (以下是 “艾咪Q在瑞士”的部份精彩片段XD):
有天中午我和實驗室同仁一起外出用餐,一位瑞士籍的博士生指著不遠處的草地,興奮的轉頭對我說: “Look! That bird is so beautiful!”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,確實看到一隻有著白色紋路的小鳥輕跳著在草上覓食。鮮綠色的草叢中,那白色的線條特別顯眼!看了幾秒後他又說 “So nice! What a beautiful day!” 在那沉靜的片刻,霎那間真的覺得歲月靜好!

攝影師:Frans Van Heerden,連結:Pexels
雖然我們有只停在那一會兒,但這種片刻停頓,單純享受當下的美好是不曾在我的工作日中出現的。因為這種片刻多半是周末假日出去爬山旅遊才有呀!那時我心裡其實很是雀躍也驚訝,因為”在生活裡發現美好”明明可以是一件那樣容易的事!而且也就這樣短短的時間,內心的富足感就會增加好多好多,為什麼平時我們很少做到呢?
這個體驗真的很特別,因為平常我總急急忙忙走去餐廳,趕著把食物往嘴巴送,完成生理需求後就要趕快開始工作。要我走去吃飯的路上停在路邊看看天空、看看樹、看看鳥?! 以前我會說 “Sorry! Are you kidding me?”
現在回想,工作的自己真的是一個上很緊的發條,而”緊繃”大概是我可以給自己的註解。
不過,你問我,觀察到那樣的生活態度後我有馬上改變嗎?答案是,沒有太多!我依舊神經緊繃的過生活。尤其因為COVID-19讓我精神壓力頗大!直到疫情讓我關在家裡,我才有機會重新檢視了我的”緊繃”問題。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會發文說”因為COVID-19,救了我…“。
昨天和我很敬愛的學姐聊天,她提醒了我「事情就讓它順順的來,時間到就讓它順順的走。不要急,不強求。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時間性和意義,也總能讓你學到什麼。」
開始學會覺察自己後,我很清楚,目前這段時間是我大休息的時間。過去經驗讓我理解到,”慢步調生活”是一個我要重新學習的人生課題。工作就好好工作,充電就好好充電。講的簡單,但我覺得實際做到好難。
“好羨慕妳,可以說休息就休息!”
真的很感恩老天,給我這個機會和時間空檔,讓我沉潛靜養,好好探索自己,也好好觀察”生命當下”的美好!寫到現在…恩!已經感受到會被羨慕,我就也不要在那邊”己”人憂天了!
「不要想工作又想休息!選一個就好好認真做好!」(自己跟自己說)
—@Taiwan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如果喜歡看我的文章,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!
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,請我喝杯咖啡 🙂
回饋由是由 likecoin 基金會出資,您只要註冊/登入帳號(fb、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,流程超快)。按五次 Like 鍵,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!
互相支持,正向交流!